玉润此心 上善玉道 ——访青年玉雕艺术家赵普先生

发布日期:2021-10-13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11480

人物简介:

赵普.jpg

赵普,1989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青年玉雕艺术家、“玉雕创作新星”、 首届徽派玉雕大师,徽派玉雕文化协会常务理事。2006年毕业于镇平工艺美术学校,同年,开始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师从中国玉雕大师刘国皓先生,后赴上海雅园玉道跟随享有“玉雕教父”之称的倪伟滨先生进修学习;2017年成立个人工作室。主要雕琢白玉籽料,碧玉等材质,雕刻范围包括人物,花鸟杂件,动物,兽等多个种类,其作品灵秀温润又端庄敦厚,善用俏色,雕工精巧,耐人寻味,深受广大藏家青睐,在业内屡获殊荣。

2011年,白玉《清凉界》获第七届“陆子冈杯”银奖

2012年,白玉《王者》获中国玉石雕刻“玉星奖”铜奖; 

2017年,南红玛瑙《魁星点斗》获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金奖;

2017年,白玉《大吉图》获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优秀作品奖;

2017年,白玉《芳华》获第十九届西湖博览会“紫光杯”铜奖;

2017年,白玉《龙凤呈祥》获第十九届西湖博览会“紫光杯”银奖;

2017年,白玉《喜上眉梢》获中国玉石雕刻“神工奖”铜奖

2018年,白玉巜钟馗赐福》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8年,白玉《福寿如意》荻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铜奖

2019年,碧玉《龙》获苏州“子冈杯”铜奖; 

2020年,白玉《如意》获苏州市“陆子冈杯”银奖。

373d2540002680631e2b10b41da01f3.jpg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表现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中国玉文化原典起源于8200年前。华夏文明,因玉而始。玉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原始先民崇拜玉,春秋诸子辩论玉,大汉天子痴迷于玉,今人爱玉佩玉……中国的玉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精神;“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不管是古代亦或今夕,玉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在润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上善玉道,至简如一,她静静地流淌着绽放着岁月天地之间的大美无言。

作品《龙腾盛世》.jpg

作品《龙腾盛世》

玉润此心,大道之行始于足下。他自幼生长在“玉雕之乡”南阳镇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其父经年做玉石雕刻工作,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自幼酷爱美术雕塑工艺,尤喜读玉石文玩书籍,为今后的文心玉道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历经风雨洗礼后而生根发芽,天赋异禀的他,自此便与玉结下了不结之缘。

作品《顶呱呱》.jpg

        作品《顶呱呱》

      人生初开,得玉德之润而滋养其心。自小父亲便常常教导他,做玉如做人,要温润敦厚;在专业上老师也经常教导他,人品即艺品,坚守初心,要努力弘扬中国玉文化,守正方能创新。基于此,赵普先生时刻不忘父亲及老师的教诲,一直在传承中国玉文化的道路上坚毅前行。

作品《猫蝶富贵》.jpg

作品《猫蝶富贵》

        十五载玉雕人的职业生涯,他以好学的文心踏上了问鼎玉道的征程。勤奋在探寻的原野上,以黄牛的精神坚毅踏实地走在这文心玉道的旷原之上,挥洒汗水,逐梦前行。

作品《马上封候》.jpg

作品《马上封候》

传承的力量,在时刻召唤着他的内心心灵世界。2016年在朋友的嘱托下,让其创作一个白玉大吉图,主题是一个公鸡,答应朋友后,赵普先生便立刻进行构思创作,从研究白玉的特性、天然质地继而顺势为之,再到主图的选择,秉承传统优秀文化内核,为了找寻雄鸡的渊源,他夙兴夜寐竭尽全力以赴,查阅古书典籍,与同行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终于在一天的夜晚,偶然间看到一本古书上有一个气势不凡精神十足的雄鸡图,这让他眼前一亮,感觉如获至宝,于是连夜起笔构图传承并赋予新的内涵,从构图、雕琢、打磨再到细节刻画持续近半年《大吉图》终于面世,客户看到后十分满意,连连交口称赞,反响强烈。辛勤的耕耘,终不负,在2017年白玉《大吉图》荣获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优秀作品奖。

作品白玉《大吉图》.jpg

作品白玉《大吉图》

比德于玉,君子为之。赵普先生特有的干练豪爽儒雅之风,以其静心身正养德而读玉,加之胸怀宽广,内心澄澈,心中自然清静,从而使得天、玉、人融通而合一,达到玉道之中和之境界。

走进先生居所的工作室,所见之处尽是不同题材和精致物美的各类玉器,其形态各异、琳琅满目,传承之美,实在是无法溢于言表。他温文尔雅,耐心可亲地讲解着玉石作品,没有丝毫让人觉得不舒服之处,为人处世之风让人敬仰,给我们更多是亲和温润而平易近人的善良与真诚,或许是因其深谙玉的内涵,用文化之观和儒雅之心品读玉性,知其文化修其思想,润其德行,从而悟道修得简约人生。

作品《君子之交》.jpg

作品《君子之交》

融会贯通,是一种艺无止境的追求。赵普在创作生涯中不仅喜看国学文化典籍,亦经常研究欣赏中国字画书法,在他看来不管是中国的八雅文化、戏曲文化、还是玉文化都有相通之处,都在传承着中国文化,只是载体不同罢了。正因他的博采众长,注重文化积淀,同时,又特别重视作品的艺术提升。并把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于玉石雕刻设计与制作当中,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创作上独具匠心,简洁空灵,极具文人气息,线条流畅,形象和写意并存,阳刚与阴柔兼备,意蕴悠长,耐人寻味。

作品《瑞兽》.jpg

作品《瑞兽》

十几载玉路人生,他放下贪嗔、浮躁,与玉坦诚对话,上演了一场灵魂与大自然万物的盛大交流,从心灵的感受升华到精神境界的追求,去觉悟玉品与人品的和谐融通,感受内心无上清凉的秘境。从最初的创业到成为圈内知名的雕刻艺术家,他的品玉之旅谓之奇也。

作品《福寿如意》.jpg

作品《福寿如意》

上善慈润,热爱公益,痴心弘扬中国玉文华,纵享美玉人生。藏玉、读玉、品玉为玉文化而钟情此生是他为之而追逐的生命课题。他对玉的认识到探索再到深入的领悟,并上升到哲学层面,体现着他对玉文化的执着和敬畏。

作品《锦上添花》.jpg

作品《汉风》

在执着追求玉文化真谛的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儒雅之士,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他创业期间便开始参加志愿服务,在社会上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投身于爱心公益之中,对口公益扶贫、爱心奉献支援救灾工作、助学助困都有他的身影。他说:“在今后,将继续热心慈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多去帮助弱势群体,专心传播玉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爱心的同时去领参悟生命的真谛。

作品《一鸣惊人》.jpg

作品《一鸣惊人》

文心玉道的殿堂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活热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责任和担当肩负于身上,用玉润大爱和至诚至性问鼎玉道,以心品玉,玉中存道,在玉中品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品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情怀,品读释无上清凉,彻悟见性的空灵。

作品《汉风》.jpg

作品《吉祥如意》

文化是民族之魂,美玉乃天地之晶。玉无止境,玉是美丽的化身,玉是自然之灵,玉是道德象征,它浓缩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人生是一场盛大的行走,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会在路上,爱玉是您的深情,品玉亦是您内心深处的灵魂追问,如诗如歌的岁月,在文心玉道里浅吟低唱,滚滚红尘,以其上善的慈润在琢玉中汲取无上清凉的智慧,养得玉道,修为玉之性灵和涵养。

作品《钟馗赐福》.jpg

       作品《钟馗赐福》


对话赵普

记者:白玉《大吉图》作品题材的技法是什么?

赵普:运用的是俏色写实的技法。

记者:白玉《大吉图》的创作渊源来自哪里?

赵普:《韩诗外传》文曰:“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鸡一直是人们喜爱和文人表现的对象,他表达人们向往红火的幸福生活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家和万事兴的期许。“鸡”与“吉”相通,寓意“富贵大吉” ,除此之外,更进一步赋予含意,托物寄情,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艺术形式。 

记者:对白玉《大吉图》这个作品您满意?

赵普:还不是很满意,毕竟艺无止境,不过确实费尽许多心血,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学习会越来越好。

记者:以白玉《大吉图》为例,您觉得一件作品怎样才有生命力?

赵普:一件作品的生命力我觉得必须要有故事,简单说就是要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华夏文明除了浩瀚典籍的记载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玉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一件玉雕作品赋予其文化精华的同时,那么这个生命力就彰显了。

作品《大展宏图》.jpg

作品《大展宏图》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玉文化的?

赵普: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最喜欢国学文化,他是我国古代先贤和伟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千年的经验总结积淀而成。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玉文化的瑰宝。

记者:您为何对文化情有独钟?

赵普:作为玉雕人大力去弘扬传承中国玉文化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玉雕人在琢玉的同时,玉也在雕琢着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出生在有着“中国玉雕之乡”镇平,除了家人周围很多朋友都在从事这个玉文化产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影响深刻,可以说从小就得文化滋养,我感恩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故乡。

记者:您怎样看待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赵普:继承发展,守正创新。传承是为了守好传统优秀中国玉文化的精华,没有传承就没有追根溯源的中国玉文化,创新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传统文化精髓内涵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同时,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会坚定理想信念,在弘扬传统玉文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本刊特约主笔/贾玉森 图/赵普 东山子)

微信图片_202110130943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