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大型画展开幕,展出80余件作品

发布日期:2023-09-18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12976

      9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承办的“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启幕。本次展览系统梳理了袁运生的艺术成就,呈现了袁运生多年专注的壁画创作,展出作品80余件,是袁运生首次在学校举办回顾性展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林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对此次展览给予了大力支持。展览将持续展出到10月15日。袁运生对母校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本次展览他将标志自己壁画梦开始的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一作的未完成第一稿和他生平最大的壁画作品《纵浪大化》(6米x18米)一同捐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hejw20239161739571402296.jpg

袁运生在自画像前(创作于1980年代)。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痴情”于艺术,奋斗于艺术之海
        本次展览包含了袁运生创作的大型壁画节选展出,其中体现了艺术家对壁画梦的追求。主题“纵浪大化”来自陶渊明的千古名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也来自袁运生2011年创作的生平最大幅壁画《纵浪大化》,这幅作品也是本次展览最具分量的核心作品。“纵浪大化”就是袁运生人生态度的一种写照,袁运生“痴情”于艺术,奋斗于艺术之海,自青年时代就有着自己的坚定理想和信念,不论争议与否,都很难动摇他的决心。可谓奋不顾身追求艺术梦想的大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致辞中表示,袁运生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名家大师。1950年代他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董希文等先生,深受其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的熏陶,树立了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壁画梦”,他不畏坎坷,真诚地探索艺术。1980年,袁运生先生绘制的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开时代之先河,轰动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复苏的标志性事件。袁运生先生早年便认识到中国传统在中国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1996年,袁运生先生从美国回到美院,投身教学,提出“迫切需要传统艺术”,要从中国传统出发,尝试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习中国传统。2002年又率先立项“中国古代雕刻的复制项目”,希望将中国优秀的古代雕刻作品带到学校的课堂当中,改革高等美术学院素描教材。2005年立项“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2017年,成立“中国传统造型中心”。二十余年间,袁先生带领学生走遍中国的石窟寺庙,调研中国传统艺术遗存,他深研并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令人感动。袁先生以他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勤勉的艺术实践为中国美术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hejw20239161739581402297.jpg

著名画家范曾(左)和中央美院原院长范迪安(右)出席袁运生先生(中)画展。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袁运生的艺术人生与中国社会从改革开放到跨越世纪的时代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艺术探索与当代中国美术面临的文化语境有着互文关系,由此构成了他的艺术极为丰富的图景。袁运生的艺术历程是坚守理想、讴歌生命的历程。他笔下的大自然和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传奇中的人物,以及现实中的民族风情和众生之像,是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他当年的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不仅是一幅作品的名称,而且恰好诠释了他的艺术人生。袁运生的艺术历程是文化寻根、精神守望的历程。他深刻体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看重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曾提出复兴中国艺术之魂的主张,在晚年提出并主持中国古代雕塑复制工程,形成中国艺术造型体系研究的成果。袁运生的艺术历程是倾注心血、教书育人的历程。他在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要走中国之路”,主张基础教育要回到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审美上来,要将中国的优秀造型艺术融入教育体系中,为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立足中国大地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画画,常常源自瞬间感悟”

       袁运生说,“我画画,常常源自瞬间感悟,而这种感悟正是进入状态才生发,因此我十分珍视状态的把握。”据跟随袁运生55年的学生金锐回忆,自己在跟随袁运生学画画之后,曾经问过他,画画的本心是什么?袁运生老师告诉他说:一幅好的作品,可以看作是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内心激情、艺术感觉都砸在了画布上,别人循着画作上痕迹就能认识他的本人本真。

hejw20239161739581402298.jpg

作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本次展览的主线是袁运生一生创作历程中最为核心的命题——壁画梦。这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期间树立的梦想。导师董希文推崇敦煌,钟情于壁画,曾言“一笔负千年重任”。在他们心中,壁画不简单是一个画种,也不简单是个人的梦,而在于壁画有能力唤醒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积累的巨大财富,是一种能够引导中国文化复兴并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对我来说,是无尽的宝藏,是艺术精神和语言的源头活水。它也许是来自中国人的生命理想和思维方式。”年轻的袁运生在导师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壁画之梦”,他直面历史的机遇与挫折,真诚地追寻自己的理想。而这梦一晃就是60余年。
        壁画贯穿于袁运生的艺术历程,本次展览将他在人生的四个时期创作的《水乡的记忆》《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红+蓝+黄=白?——关于中国的两个神话故事》《世事万变不拘》《纸醉金迷》《夫子琴思》《万户飞天》《纵浪大化》《夸父逐日》《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十幅节点性的壁画作品或其图像,汇聚一堂。“初试壁画”“壁画梦与中国魂”“躁动的中国心”“魂兮归来”四个板块将袁运生的艺术历程进行了有效梳理和划分,构成展览的主体叙事框架,同时展出各个时期的代表风格作品,共展出作品80余件,向观众立体地展现袁运生艺术历程的脉络和风格变化。同时,展览注重挖掘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思考,精选了袁运生重要的艺术观点与作品对照展出,使观众更能体会艺术家创作背后的精神力量。

hejw20239161739581402299.jpg

作品《水乡的记忆》。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其中,袁运生创作于1962年,央美毕业作品《水乡的记忆》灵感来自他对自己家乡南通的记忆。他汲取中国古代壁画,充满自由、想象的意象气韵,以画面俯视整个水乡,两岸的烟火、景色得以一一展现。据金锐介绍,袁运生在这幅作品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不讲透视、解剖这些(当时美院盛行学习苏联绘画教学体系手法)写实绘画原则,坚持画自己心中的“水乡灵动的神韵”,以至于当年个别留苏的老师教授给他打了低分。“但是袁运生老师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绘画理念,他对于自己的信念十分忠诚,是一个十分耿介的人。”

袁运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艺术家

在金锐看来,袁运生老师的感情强烈,思想开放、他的绘画作品也充满了自由、本真的味道。袁运生出生在文化家庭,从小受到的熏陶使得他家国情怀很重,因此,袁运生老师在绘画作品中也时常在讲述“中国故事”,带着自己的立场表达和观点:在他为美国塔夫茨大学创作的壁画《红+蓝+黄=白?——关于中国的两个神话故事》中,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共工触不周山”与“女娲补天”,红、蓝、黄、白对应了画作中各个部分的内容与色调;《人类寓言》是他为哈佛大学法学院所创作的壁画,寓意着袁运生对环保、自然、人类的关注;他为香港城市大学创作的壁画《夫子琴思》《万户飞天》,蕴含的则是中国古人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道理和勇于探索科学的宏伟志向;《殉道者》则表达了袁运生的人生信念,对自己的忠诚、对信仰的忠贞;《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是袁运生老师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袁老师曾经表示,画泼水节,为的是表现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活向往,和与病魔灾难作斗争的勇气。在画里,通过泼水节一天的开始,用叙事手法展开故事,他用巧妙的构图,灵动的线条,婀娜多姿的傣家人的舞姿,茂盛碧绿的云南自然环境,百鸟飞翔的画面还有傣族人碧水般深邃的目光,刚健和秀美的男女人体——向世界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美好。这幅壁画,在当年改革开放初始,向世界展示了自由美好质朴的国度风貌,也是世界政界商界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如何的“艺术晴雨表”。金锐表示,“袁运生老师的这幅壁画,同当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壁画群一起,让世界艺术界关注,也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hejw20239161739591402300 (1).jpg

袁运生在作品《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前。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袁运生老师是关注人类命运的艺术家。”他的学生金锐如是说。

他的艺术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袁运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个传奇,从天才学生到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从旅居海外到归国投身中国传统造型研究,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优秀艺术家,他的才情被许多人欣赏,总能够引起画坛的关注。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艺术又总是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有着不断否定、不断开拓的顽强生命力。前辈大艺术家张仃曾言“袁运生是个真诚的艺术家。从青年时代起他个人的命运便十分坎坷,但他却总是关心人类的命运。”

袁运生的《纸醉金迷》“美国青年”系列是他八九十年代在美期间创作的作品,在金锐看来,那段时期也是袁运生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作品中强烈有力的彩色、表现力惊人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画面的气场、人群的动态、每个人物的细节、眼神都充满表现力。“他具有神一样的捕捉能力。”同样创作于八十年代的《自画像》造型也充满当时前卫的艺术表现力,画面变形夸张又准确恰到好处。用色极其自由大胆,金锐坦言,当时的评论都认为,这幅画画得“太野了”,今天看,拿到今天中国人物肖像画群里面,也足可令人拍案叫绝。

hejw2023916174001402301.jpg

袁运生与学生金锐在展厅交流自画像的创作经历。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自由”是袁运生老师绘画的一大特点。据金锐介绍,袁运生老师在画创作时不打草稿,经常是自由运用各种绘画材料,打破常规手段,任性挥洒,形成他的绘画技术特点。袁运生老师的专业能力出类拔萃,尤其是他的线条,袁运生的“云南白描”是很多美术学生的必修课。袁运生自己也非常看重“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他曾经说过,艺术的抽象,首先是线条的抽象,这正是东方艺术的特质,独立的线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对作为精神世界的表现对线的重视,实际是通向表现个性的最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
       在金锐看来,袁运生老师在造型能力上无论是写实、表现、夸张、变形、装饰、抽象都能驾轻就熟。他驾驭各种各样风格表达没有阻隔,材料工具的运用方法能够自由自在融会贯通,这在中国古今画家中实在少见。“这是先生的资本,用我五十多年前在跟着学画时,吉林省其他老师靳之林、胡悌麟、李守仁、黄茵聪、王杰、裴友昌、梁乐山等人谈到‘袁运生的基本功足够用!’——这是他们当年的原话。可见评价之高!”

他是像堂吉诃德一样的人物

       本次展览多件重要作品和文献为首次发表,对于了解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从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成长之路,看到袁运生在艺术创作中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怀,看到袁运生在艺术探索中的前瞻性思考。2019年82岁袁运生还在创作,《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就是他这一年为大兴机场创作的壁画。金锐回忆,袁运生老师创作的时候非常忘我,经常在梯子上“蹦蹦跳跳”。“他的作品气场大,表现力强并且不拘一格。”
       袁运生老师不仅艺术成就卓然,在金锐看来,袁运生老师的为人同样熠熠发光,他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对中国造型艺术教育前瞻敏锐和坚持奋不顾身的言行令人动容。袁运生老师1996年从美国回国后,他一直在力推中国造型研究,主张把国内流散放置在外面露天的木雕、石刻、石雕、画像石翻成石膏,这样更易于保存、研究。同时还致力于推广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带学生考察全国各地的古迹、洞窟、寺庙及民间艺术。袁运生老师曾经表示,他深信当我们真正研究古代艺术之后,再回味现代艺术之所以追求,也许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也许会认识到现代艺术的追索与我们在本质上相去并不很远,并且可以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那时,将出现一种、十种甚至一百种重内容的素描,重情感的素描、重精神的素描。追索民族艺术的真精神,才是所谓继承传统的实质。

hejw2023916174001402302.jpg

作品《世事万变不拘》,1986年。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金锐说,袁运生老师认为中国文化需要世世代代持续去关注。“他对学术的自觉,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对中国文化的战略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注,都非常令人敬佩,他是像堂吉诃德一样的人物。在我的眼里,他是真正的艺术和艺术教育家。他有思想,有眼光,有定力,有能力,有技术。”正如袁运生老师自己所说过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对我来说,是无尽的宝藏,是艺术精神和语言的源头活水。它也许是来自中国人的生命理想和思维方式。”

艺术家简介
      袁运生,1937年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79年参加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先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以云南西双版纳线的线描人物画和首都机场《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大型壁画引起美术界与思想界的关注。1982年应邀访美至1988年并任教于塔夫茨大学、麻省大学、斯密斯学院、哈佛大学,其间创作了大量纸本水墨等综合材料作品。1996年9月应邀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并承担“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刻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尝试在中国传统雕塑、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非书画系统”的视觉空间中寻求灵感和新启发。

#老友说#
     “改革开放以后,袁先生到美院任教时的第一波学生就有我,当时我20多岁,袁先生40岁出头,我们相遇了,感觉这是我一生的幸运。上课的时候,他会把我们带到历史博物馆,看中国古代的陶器,看青铜纹样,寻找可以吸取的东方艺术精髓,再发挥自己的主观感受。”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曹力回忆了在袁先生的课堂上感受颇深的情景。他谈到,袁先生在壁画系任教时说,白描是壁画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他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去临摹,去研究东方白描线条与西方速写线条的不同之处。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以意象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他一生的艺术理念,正是用意象造型,即兴挖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视觉积累。  
      “袁先生曾说‘1958 年,我进入董希文老师的工作室,就开始做壁画之梦。’这个梦今天实现了。”油画系副主任刘商英谈到,袁先生的艺术之路漫漫,他的卓越成就来自他求索路上的顽强生命力。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多样,始终焕发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召力,这是袁先生的天性,也是他骨子里的东西。他敏锐地洞察到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独特的自由和博大,痴迷其中,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作为个体与群体,地域和历史之间的精神纽带,即本源和当下世界之间的联系。正如袁先生所讲,“中国传统文化,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对我来说,是无尽的宝藏,是艺术精神和语言的源头活水。它也许是来自中国人的生命理想和思维方式。我们失去与它的连接,便失去自信,因为它是根。”
      “他以强大的艺术生命证明了一点,艺术的终极标准不是新和旧,而是好和坏。”袁先生70余年的老友、著名画家范曾感言,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才会有袁运生的艺术。他认同袁先生的艺术观点,我们的心灵和自然相通,我们要回归自然,一切装腔作势、玩弄技巧的都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的创作归根到底是要回归到自然。(新京报记者 刘玮)